最新ARM GPU天梯图解读:多维度对比新一代处理器性能表现
- 问答
- 2025-10-29 05:03:22
- 13
极客湾、极客湾Geekerwan、大米评测、小白测评 等多家科技媒体的综合评测数据。
第一梯队:性能王者

这个级别主要是苹果的芯片,性能远超其他对手,可以流畅运行主机级别的大型游戏。
- Apple M3系列(M3 Max / M3 Pro):目前ARM架构GPU的绝对王者,它的核心优势是硬件级的光线追踪加速和网格着色技术,这让它在运行支持这些新技术的游戏时,画面效果和流畅度是其他ARM GPU无法比拟的,简单说,它已经接近一些入门级独立显卡的水平了。
- Apple M2系列(M2 Max / M2 Pro):虽然被M3超越,但性能依然非常强大,在没有光追需求的场景下,它的图形处理能力对于绝大多数应用和游戏都绰绰有余,稳坐第二把交椅。
- Apple A17 Pro:这是手机芯片里的GPU性能第一,苹果通过大幅增加核心规模和架构改进,让它能应对一些重度手游甚至主机移植游戏,但和M系列芯片仍有明显差距。
第二梯队:安卓旗舰

这个级别的GPU主要搭载在高通和联发科的顶级手机芯片上,是安卓阵营的性能标杆。
- 高通骁龙8 Gen 3:安卓阵营目前的GPU性能第一,相比上一代有巨大提升,能效也控制得很好,在运行《原神》、《星穹铁道》这类高负载手游时,帧率更稳,发热更低。
- 联发科天玑9300:它的GPU性能与骁龙8 Gen 3打得有来有回,甚至在部分极限测试中略有优势,采用了独特的“全大核”设计,爆发力很强,但持续高负载下的功耗和发热需要手机厂商精心调校。
- 高通骁龙8 Gen 2:上一代旗舰,但性能依然非常能打,是目前很多高性价比旗舰机的选择,玩所有主流手游都毫无压力,是经受了市场考验的一代神U。
第三梯队:主流与次旗舰

这个级别能满足日常使用和大部分游戏需求,是大多数用户的选择。
- 联发科天玑9200+ / 天玑9200:天玑9300的上代产品,性能依然强劲,常见于一些追求性能性价比的机型。
- 高通骁龙8+ Gen 1:骁龙8 Gen 2的“半代”升级版,从三星工艺换到台积电工艺后,能效比大幅改善,口碑很好,目前多用于中高端机型。
- 联发科天玑8300-Ultra:被称为“小9300”,GPU架构很新,性能直接超越了上一代旗舰天玑9200,是中端芯片里的“黑马”,游戏表现非常出色。
第四梯队:入门与中端
这个级别保证日常流畅使用,可以玩《王者荣耀》等中等负载游戏,但面对《原神》这类游戏会比较吃力。
- 联发科天玑8200 / 天玑8100:这两款是过去两年的“中端神U”,性能足够,能效出色,至今仍有很多手机在使用。
- 高通骁龙7+ Gen 2:骁龙芯片在中端市场的有力作品,性能接近骁龙8+,但价格更亲民。
- 高通骁龙7 Gen 3:较新的中端芯片,更注重能效和AI,GPU性能提升不算大,但日常使用和轻度游戏没问题。
- 苹果A16 / A15 Bionic:虽然CPU很强,但GPU性能已被安卓旗舰超越,不过得益于苹果系统的优化,游戏体验依然流畅稳定。
总结与看点:
- 苹果遥遥领先:M系列芯片的GPU性能已经自成一档,主要面向笔记本和平板。
- 安卓竞争激烈:骁龙和联发科在旗舰级互有胜负,用户在选择手机时,GPU性能不再是高通一家独大。
- 光追是未来趋势:苹果M3和A17 Pro已经支持硬件光追,高通和联发科也在积极跟进,未来手游的画质会有更大提升。
- 能效是关键:单纯看峰值性能意义不大,持续性能输出时的功耗和发热控制(即能效)同样重要,这直接关系到手机的游戏体验和续航。
本文由悉柔怀于2025-10-29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,如有疑问,请联系我们。
本文链接:http://chengdu.xlisi.cn/wenda/65996.html
